我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地方AMC”)近日迎来监管新规,行业将迈向更加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地方AMC经营行为,对业务边界、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进行全面规范,明确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进一步夯实行业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底线。
近年来,地方AMC作为专业的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化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偏离主业、违规跨区域经营、帮助金融机构虚假出表等乱象。
当前地方AMC发展情况如何?《办法》如何强化风险管理?将给地方AMC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围绕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兴业研究金融业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陈昊。
问
当前地方AMC发展情况如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办法》出台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考量?
答
2022年3月,原银保监会曾公布地方AMC名单,彼时名单中共有59家地方AMC。在经历了数年发展后,截至2024年底,名单中已有1家地方AMC注销,另有一家地方AMC获批在所在省份开展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业务。由此来看,地方AMC总数仍维持59家。
2017年,商业银行全年所处置的不良贷款规模仅为1.4万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规模已增至3.8万亿元。伴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规模逐步走高,地方AMC在不良资产处置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渐重要。相较于展业范围覆盖全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地方AMC扎根当地,可以在部分地域性较强的资产处置上能够更好地进行尽职调查、处置盘活。
不过,由于不同地方AMC禀赋和历史沿革存在差异,部分AMC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监管部门曾在2019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但是该文件并未对地方AMC的机构性质、监管指标要求、经营范围等进行厘清。在实践中,部分地方AMC对于明确其主责主业,从而指引其未来健康发展有着较强的诉求。
伴随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规模上升,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未来每年处置的不良资产规模或将继续上升,未来地方AMC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不良处置的规模也将有所增加。在此环境下,出台《办法》有助于地方AMC在厘清监管要求后,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立足本地开展不良资产处置。
问
《办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集中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关联交易风险等监管要求。其中,哪些指标要求值得重点关注?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
具体来看,《办法》对于地方AMC的各类量化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控制集中度风险。《办法》要求,地方AMC对单一客户的股权、债权等投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净资产的10%,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投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净资产的15%。这一要求与商业银行的大额风险暴露要求类似。通过这一要求,一方面可以避免地方AMC对单一主体过度暴露敞口;另一方面也防范地方AMC的关联方将特定主体不良资产过多转让给地方AMC。控制集中度风险对于地方AMC展业而言具有较大意义。由于地方AMC往往聚焦于其所在省份内进行运营,所收购和持有的不良资产多集中于该省之内,因此也容易在该省大型企业出险时,面临大量收购该企业不良贷款的情况。通过对集中度风险的控制,能避免地方AMC过多持有单一企业的不良资产,避免企业风险传染。
二是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地方AMC持有的符合有关规定的优质流动资产(如现金、存款等)应当不低于未来三十天内的净资金流出。这一要求与此前原银保监会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LCR)要求相类似。相较于其他地方金融组织,地方AMC还可以通过贷款、发债融资等方式进行外部资金融入,故而监管部门也需要对地方AMC通过设置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的方式,避免其出现潜在流动性风险。
三是杠杆率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地方AMC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三倍,这意味着虽然地方AMC可以通过贷款、发债等多种方式融入资金,但不能通过过度加杠杆的方式扩大业务规模,将有助于确保地方AMC控制杠杆风险、稳健运行。
问
《办法》设置了不超过三年的过渡期。您认为地方AMC合规压力如何?发展模式转型是否将面临比较大的挑战?行业是否将加速优胜劣汰?
答
为了确保地方AMC能够平稳、顺畅的开展转型,《办法》对地方AMC达标完成《办法》相关要求设置了三年过渡期。对于地方AMC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而言,其存在显著的“冰棍效应”,即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持有不良资产越久,那么不良资产的价值贬损将会愈发显著。在此环境之下,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偏好快速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即使是对于部分难以处置的实物资产而言,其一般也能在3年之内完成处置。因此,总体来看,三年的过渡期能够较好的允许地方AMC切合实际地完成整改。
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各地拥有的地方AMC数量不同,并且资源禀赋和历史沿革也存在差异。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末,广东省拥有4家地方AMC,除此之外,福建、辽宁、山东和浙江均拥有3家地方AMC,属于地方AMC数量相对较多的省份。未来随着规范监管加强,地方AMC也可能出现“减量提质”发展的情况。
如果您还有疑问
请留下您的问题
我们会继续解答
↓↓↓
我要提问
小编在线等哦~
久联优配-浙江配资之家-股票配资配资平台-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