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辆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家庭的一员。
当一辆车使用了18年,这背后代表着将近七千个日夜的陪伴,行驶里程也早已累积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里。
很多人在评价一辆老车时,往往会关注它的外观漆面是否光亮,内饰座椅是否整洁。
这些表面功夫确实能给人一个不错的初印象,但真正决定一辆老车“筋骨”是否强健、是否还值得继续开下去的核心指标,其实藏在人们平时看不见的地方——那就是底盘。
底盘常年与地面“亲密接触”,它所承受的考验远比车身外壳要严酷得多。
今天,我们就以一辆有着18年车龄的本田思域为例,用普通人能懂的大白话,聊一聊老车底盘普遍会遇到哪些真实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辆车在长达18年的使用周期里,它的底盘可以说是在经历一场漫长的“考验”。
我们平时开车,可能感觉路面很平坦,但对于底盘来说,即便是高速公路,路面也存在着高频的微小振动,这些振动会持续不断地传递给悬挂系统和车架。
更不用说城市里无处不在的减速带、井盖,以及乡间道路上防不胜防的坑洼。
每一次颠簸,每一次冲击,都是对底盘上数百个零部件的一次“硬性考核”。
偶尔一次不小心的托底,那刺耳的摩擦声背后,可能就是对油底壳、排气管或者悬挂部件的一次直接伤害。
除了这些物理上的冲击,化学层面的侵蚀更是无声无息,却又日积月累。
南方的雨季,潮湿的空气和酸性雨水会附着在底盘的金属件上,慢慢诱发锈蚀。
而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道路安全而播撒的融雪盐,对底盘来说简直是“剧毒”。
这些含盐的雪水被甩到底盘上,会极大地加速金属的氧化过程,让生锈的速度成倍增加。
再加上路面上溅起的泥沙、发动机或变速箱偶尔渗漏的油液,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在底盘上形成一层又湿又脏的附着物,为锈蚀的发生提供了绝佳的温床。
同时,底盘上还有大量的橡胶部件,比如连接悬挂臂的衬套、固定排气管的吊胶、减震器的防尘套等。
这些橡胶件在新车状态下富有弹性,起到缓冲和隔绝噪音的作用。
但经过近二十年的风吹日晒、热胀冷缩,它们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又硬又脆,最终开裂、失效。
当我们把一辆跑了18年的本田思域升起来,仔细观察它的底盘时,看到的景象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上述这些过程所留下的痕迹。
当然,每辆车的具体车况会因为使用环境和保养习惯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首先,生锈几乎是所有老车底盘的“通病”。
最容易生锈的地方通常是车身两侧下方的裙边和四个车轮的轮拱内部。
这些地方离地面最近,行驶中甩起的泥沙最容易堆积在这些部位的缝隙里,时间长了,水分排不出去,就会从内部开始锈蚀,表面看起来可能只是几个小锈点,但用手一敲,如果声音发闷,甚至能戳出个洞,说明内部已经锈得比较严重了。
排气管系统是另一个生锈的“重灾区”,可以说是底盘上锈得最快最厉害的部分。
因为它工作时温度很高,熄火后又会快速冷却,这种冷热交替会破坏金属表面的防锈层。
同时,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含有水分,会在排气管内部凝结,造成从内到外的腐蚀。
一辆18年的车,它的排气管中段和尾部的消音器表面很可能已经锈迹斑斑,甚至出现穿孔,导致排气漏气,开车时能听到“噗噗”的异响。
作为车身骨架的纵梁和副车架,由于用料比较厚实,一般不容易被锈穿,但表面出现一层浮锈是很正常的,需要重点检查的是各个焊接点和连接处,看锈蚀是否已经影响到结构强度。
除了生锈,橡胶部件的老化失效也是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悬挂系统中的各种橡胶衬套,在18年后基本上都已经严重开裂或硬化。
这些衬套的作用是连接悬挂的各个部件,并过滤掉一部分路面传来的细碎震动。
当它们失效后,金属部件之间就会产生旷量,甚至直接接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子开起来异响增多,尤其是在过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底盘会传来“咯吱咯吱”或者“哐当哐当”的声音。
同时,悬挂的支撑性也会变差,转弯时车身侧倾会更明显,感觉车子变得松散,没有新车时那种紧致感。
固定排气管的橡胶吊钩也是易损件,老化断裂后,沉重的排气管就会下垂,行驶中会因为颠簸而撞击到底盘或地面,发出恼人的撞击声。
悬挂系统本身的功能性衰退也同样明显。
减震器是保证行驶舒适性的关键部件,其内部充满了油液来起到阻尼作用。
老车的减震器很容易出现油封老化导致漏油。
我们可以用手电筒照一下减震器筒身,如果看到有明显的油渍,就说明它已经漏油了。
失效的减震器无法有效抑制弹簧的跳动,开车时会感觉车子特别颠,过一个坑洼,车身要上下晃好几下才能稳定下来,感觉像坐船一样。
而悬挂弹簧在长期受压后,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永久变形,导致车身高度相比新车时有所降低,虽然肉眼不易察觉,但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和通过性。
此外,与转向系统相关的拉杆球头、悬挂臂球头等部件,在长期使用后会产生磨损,形成间隙。
这会导致方向盘出现虚位,打方向的精准度下降,高速行驶时方向盘甚至可能会出现抖动,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隐藏的风险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比如底盘下方的燃油管路,老车的橡胶油管可能会老化开裂,存在燃油泄漏的风险,如果在车周围闻到明显的汽油味,就一定要立刻检查。
底盘上的各种传感器线束,也可能因为长期的摩擦或腐蚀导致外皮破损,引发短路,影响ABS、车身稳定系统等重要功能的正常工作。
发动机和变速箱底部的油底壳密封垫,老化后也会导致漏油,虽然短期内不影响行驶,但如果机油或变速箱油亏损过多,会对发动机和变速箱造成严重损害。
面对这些问题,是不是意味着这辆18年的老车就没救了呢?
其实并非如此。
这些问题大多是正常的老化现象,只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维修,底盘的健康状况是完全可以恢复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车开到修理厂,用举升机升起来,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
让有经验的师傅仔细评估锈蚀的程度,检查所有橡胶件的老化情况,并对悬挂和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
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维修。
对于已经完全失效的橡胶衬套、漏油的减震器、断裂的排气管吊钩等,必须坚决更换。
对于生锈的部位,如果只是表面浮锈,可以进行打磨除锈处理,然后喷涂专业的底盘装甲,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腐蚀保护作用。
如果某些部件如排气管已经锈穿,更换一个副厂件的成本也并不高。
对于漏油问题,更换相应的密封垫即可解决。
只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正确的维修措施,一辆18年的老车,它的底盘依然可以恢复到相当不错的状态,继续安全地为我们服务。
怕的不是车老,而是车主对这些潜在问题的忽视和放任,最终导致小问题拖成大故障。
久联优配-浙江配资之家-股票配资配资平台-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