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本届服贸会有哪些新看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在促进服务消费方面还有哪些举措?针对这些热点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服贸会呈现五大特色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介绍称,2025年服贸会将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洽谈推介、成果发布、配套活动等6类活动,并贯穿五大特色:
一是突出国际参与,彰显开放平台价值。9月10日上午,联合国贸发会议、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将共同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邀请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话服务贸易新趋势,凝聚合作发展共识。主宾国澳大利亚将携近60家企业机构深度参与,并举办洽谈推介活动;54个国家、21家国际组织将设展办会,带来更多合作契机。
二是突出科技赋能,场景化展示服务贸易特色。本届服贸会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应用,重点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背后的附加服务。推出“北京方案推介官”数字人解说、生物医药AI研发全流程演示等生动场景;向导机器人将为来宾提供引导解说,咖啡、冰淇淋机器人现场制作美食,还有足球竞技机器人的精彩赛事表演。在这里,无形的服务不仅可视化、可体验,还能交流、互动。
三是突出权威发布,引领行业发展。本届服贸会将为思想交流碰撞、企业创新孵化提供更多可能。将举办13场主题论坛、80余场专题论坛、70余场洽谈推介,将邀请200余位境内外部长级嘉宾、国际机构负责人、驻华大使、院士等重量级嘉宾出席,交流研讨前沿议题,发布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世界旅游城市发展等权威报告,是名副其实的服务贸易发展风向标。
四是突出服务品牌,促进全球推广采购。本届服贸会更加突出优质服务供给,展示优质服务品牌。百余家企业将首发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包括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劳可吸收血管支架,全球首个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国内首款突破千比特规模的专业光量子计算机等。还将发布人工智能、绿色创新等领域的服务示范案例,推广更多商业价值高、可复制应用的“北京服务”和“中国服务”。
五是突出互动体验,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今年服贸会将举办40余场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将服务消费、服务贸易和服务投资有机融合。利用首钢园高炉等特色工业场景打造服务消费新业态,分阶段举办艺术表演、文旅市集、体育赛事等文商旅体融合的多元化活动。还将推出10余条考察线路,增设更多松弛自在的洽谈交易空间。
预计全年服务贸易仍将保持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服务出口1.7万亿元,增长15%。服务出口在对外贸易总出口中的占比达到11.5%,比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下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将迎来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全球服务贸易预计将保持增长。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最新《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预计增长4.0%,上半年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二是旅行等主要领域将实现较快增长。世界旅游组织《2025年5月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国际游客总数突破3亿人次,增长5%;国际游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3%。上半年,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超过1万亿元,增速达到12.3%,预计全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此外,预计下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增速仍将保持上半年的增速水平。
三是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我们将持续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各项措施的落地实施,同时还将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系列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服务出口,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总体来看,预计全年服务贸易仍将保持增长,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盛秋平表示。
将出台一系列促进服务消费举措
服贸会不仅是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于扩大服务消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盛秋平介绍称,本届服贸会将有5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集中展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190余项,其中全球全国首发的服务有91项,将进一步助力扩大优质服务的进口。各省区市将继续组织本地领军企业参展,展示本地服务贸易的特色亮点,通过区域联动更好满足服务消费的多元需求。
盛秋平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好提振消费行动计划,做好服务消费相关工作:
第一,加强政策促进,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来,我们发挥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比如围绕银发旅游开出了银发专列,围绕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出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我们将继续抓好政策的落地实施,切实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扩大服务消费的实际成效。下个月,我们还要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第二,聚焦重点领域,丰富服务供给。当前,我国服务消费的主要问题是优质服务供给不够。我们将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服务消费领域改革创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第三,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高品质、多元化、复合式的创新场景是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我们将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推广典型经验案例。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养老服务消费季”“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等,围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安排,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营造良好的服务消费氛围。
久联优配-浙江配资之家-股票配资配资平台-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