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池世界锦标赛,主池水面翻卷过一次又一次浪头,热情观众场边挥舞泳帽。聚光灯照在中国队几个“熟面孔”身上,汪顺,徐嘉余。两位,代表一个时代奋斗,一个巅峰。现场记分屏,成绩滚动,几乎没人再回忆上届他们的风采——太遥远,落差太大,那份属于“中国水上力量”的荣光,眼下像被水打湿的奖牌,有些生锈。
先说汪顺。200米混合泳,永远的主项。去年,巴黎奥运会,1分54秒82的铜牌,拦住不少质疑声。很多人至今还记得那种冲刺,动作流畅,转身迅速,体力稳得吓人。现在,决赛枪声响起,仅仅1分57秒92。这一串数字,写在成绩单上,甚至不愿意多看。排第七,一池水落了五秒——顶级国际赛场,五秒之后什么都没了。屏幕上,冠军马尔尚庆祝,全场沸腾。汪顺站在水里,看向远方,小擦泳镜,表情很平静。镜头扫过去,背影空落。刚游完的人,气还没喘匀。旁边年轻选手上岸时发狠劲儿拍水,脸上写满要拼出下一届的决心。汪顺,擦了擦脸,像是习惯了场面。从教练席传来鼓励掌声,有点尴尬。副项100米仰泳出场,不提了,第27名。这个数字,硬邦邦敲在分组表——和最好成绩之间隔着赛季和心气。后面的男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汪顺第三棒。开场慢了半个身位,出水蹬壁理应最有爆发力,偏偏划水极慢。边上教练眼神紧盯着计时屏,一点点往下掉。幸亏第四棒张展硕力追回来,否则决赛就此作别。落水之后,汪顺坐在杆边,沉默许久。休息区,有粉丝喊他名字,他只是摆手。
再往后,400米混合泳弃权,主动让位。理由,其实很直接。队里都明白,接力队冲击奖牌还要靠“经验分”。但事实,最后一棒进水,中国队定格第九。连韩国都超过。不仅仅是个人体能下滑,更多的是速度的代际更替。这两年,每到国际大赛,名次像陡坡式下滑。不止一次,圈内训练群讨论,汪顺的出勤率、训练状态,每个数字都在往下降。现场一位老泳协人士低声说,“中国男子混合泳,现在没核心了。”
徐嘉余,10年中国仰泳一面旗帜。巅峰期,50米仰泳亚洲纪录保持者,百米项目金牌收割机。决赛日,看台上有人专门举着他“甲鱼王”应援牌。百米仰泳预赛,成绩板闪出52秒84,预赛第11,直接止步。几十个摄影师一齐把镜头对准他出水,神色失落,帽檐下一双眼睛一直锁着分数。动作一气呵成,技术本无问题,速度怎么都提不上来。从2017年世锦赛金牌到现在,标准线隔着两个新生代选手。50米仰泳出水,25秒08,只配第26名。基本没任何冲击力。混合泳接力决赛,一道出发和三道澳大利亚形成鲜明对比。起跳弹速不足,水中滑行短。对手赛后点评,说中国队短水面节奏拖慢,就是落后开始积累的。接力队友私下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的安全感了。
赛后采访,徐嘉余说,竞争大,仰泳新锐欧洲美国选手一年一个档次往前窜。身边教练把帽子递过去,不作声。走下混采区,碰到两名年轻队友,小声又重复一句“竞争真大”。旁边记者统计,近三届世界大赛,他百米最好排到过前三,现在只能勉强摸到半决赛,有力道没速度,这身体反应藏不住。社交媒体有人刷屏,“江郎才尽是事实,不服不行。”“汪顺、徐嘉余,真是输给了时间。”点赞数特别高。
整个中国队,这几届新老交替的苦涩难题,被一场一场硬碰硬暴露。汪顺、徐嘉余的位置稳得靠资历,加一次大赛经验就少了年轻新人的舞台。两人场下指导比场上还多,分组热身时,年轻选手围成一圈,认真听讲动作分解。可比赛到关键时刻,速度差距都是秒表精确。“混下去了,年轻人啥时候能起步?”有教练问。现场保守气氛浓厚。无论成绩还是赛后评论,“老人”出场率居高不下。数据来说,近两季国内重大选拔赛,28岁以上选手晋级决赛数量,是近10年来最高,年轻选手参赛机会太少。社交平台评论区,每次落选赛,都会有人留言“给新人机会吧”。有老球迷发长文:温情一定要有,换代更不能拖。
世界范围,美国、澳大利亚,几乎每两届一换主力。美国这次压哨大名单里,三分之一是00后新人,百米仰泳冠军年龄不到22岁。澳大利亚男队,有一套更苛刻成绩淘汰制度。全队士气和活力每年都在更新。中国队现状,经验派越来越多,新生代很难有机会在关键位置崭露头角。更换阵容,外部呼声很高。体育媒体统计,上一届世锦赛,汪顺和徐嘉余的项目贡献率,降幅最大。奖牌池里,他们的个人项目已很难再有突破,接力也变成“看运气”。
有教练分析,时间见证一切。运动员巅峰期很短,水上项目更明显。这几年全世界游泳大赛成绩曲线整体飙升,年轻一代技术、爆发力已经追平甚至超越老一代。中国泳坛要追美澳,提升接力实力,关键还是用新人,在大赛中多给机会。
场外的家长和粉丝很暖,总说:“队里需要老大哥。”现场看下来,大家也都敬重老队员。但成绩定规则,世界大赛赛道上,不进即退。有人拍到赛后汪顺和徐嘉余都留步多看一眼奖牌榜,双手抱胸静站,很久不动。教练、队友、粉丝,谁都没主动开口。末了,徐嘉余只说一句:“路都走过了,新人上吧。”
放眼三年后洛杉矶。全新一代接力组原地锻炼的窗口期就现在。速度、体能、想赢的狠劲,比情怀还要管用。中国游泳从来不缺天才,只怕不给上场机会。前浪终有一天退下,后浪总要来到。每个人的拼搏都值得尊重,但属于新一代的接力冲线和奖牌含金量,只有让他们直接对决世界,才能见分晓。
您怎么看?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久联优配-浙江配资之家-股票配资配资平台-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