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政厅门前,几十个市民举着纸板高声抗议,牌子上赫然写着“抵制劣质品”“拒绝龙国车”。 人群里有人分发传单,宣称要揪出“腐败官员”。 这场面源头竟是市政府新采购的163辆中国电动公交车——更便宜、更环保的新交通工具,意外点燃了部分越南人压抑二十年的心结。
抗议者翻出2005年的旧账。 当时中国摩托车横扫越南七成市场,却因恶性竞争埋下祸根:小厂用薄铁皮造车架,回收零件拼发动机,骑半年就掉链子,排气管锈穿能当哨吹。 媒体放大报道后,“中国制造”被钉死在“假冒伪劣”的耻辱柱上。 即便如今隆鑫、宗申等品牌已退出越南,高端型号质量直追日本车,这标签却像刺青般烙在部分人心里。
“肯定有猫腻! ”抗议者堵住市政厅大门,认定官员收了中方好处才采购这批宇通E12电动车。 可交通局的账本清清楚楚:每辆车8.5万美元,比韩国现代便宜1.2万,续航还多50公里。 算总账更惊人——用中国车五年省下的钱,够买30辆新车,多开四条线路解决十万人通勤。
魔幻的是,越南本土组装的摩托车,发动机零件60%来自中国,贴个“越南制造”标签就敢卖高价。 一旦故障,商家立马甩锅“中国零件差”。 而真正抵触电动公交的,恰是那些依赖燃油车生意的群体。 去年有本土摩托厂商偷偷给抗议活动捐了2000顶帽子,印着“保卫越南制造”,可他们车间焊车架的机器人还是中国造。
日本车企也在幕后煽风。 丰田电动公交比中国车贵30%,卖不动就找媒体炒“中国电池不安全”,引用的竟是2015年旧数据。 而越南街头现有的燃油公交,一半是韩国淘汰的二手货,黑烟能熏黑骑楼墙壁,夏天空调常年罢工。
宇通E12却在全球证明了自己。 泰国清迈暴雨天没抛锚,新加坡跑五年故障率比德国车低15%。 菲律宾马尼拉市长公开夸“比美国车省一半油钱”。 就连越南老街省的十辆中国电动小巴,都成了游客打卡点,当地人直呼“比摩托舒服”。
胡志明市大学生阮氏姮几乎天天坐电动公交。 她觉得座位宽敞、行驶平稳,学生票价还能打五折。 车上没燃油味,空调也靠谱,老人残疾人甚至免费。 目前已有443辆新车分配到27条线路,覆盖机场、商业区等关键节点。 迷你电动巴士穿梭景点,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减少污染。
中越贸易额超2600亿美元,超市货架上一半商品印着中文。 真要抵制中国货,越南得先关掉一半工厂。 那些举牌喊口号的人或许忘了:他们抵制的不是车,是自己的便利和城市的蓝天。
久联优配-浙江配资之家-股票配资配资平台-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